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
    所有人都当自己没听到这话,都故意忽略姐弟二人以后会怎么样?反正他们不想接这个包袱,是死是活跟他们没关系。

    老族长一听,只要不胡搅蛮缠,只要到他们手里的东西不吐出来就好。

    “好好……”不就一块地嘛,作为族长,划出一块宅基地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族长的动作很快,在山脚下找到了一大块地,后面是山,前面是小河,真正的依山傍水,好的不得了。

    族长把这块地夸得天花乱坠,要真这么好,早就被人买了,怎么还会留在这里没人要?

    姜辛夏当自己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听他忽悠,只有一点,“阿祖,不要怪我说话难听,等十年后我阿弟回来,你可能不在了,村里人不会不承认吧?”

    “不可能,我带人先到南塘泾上契,再到来安县城备案,只要不改朝换代,阿来可以传给子子孙孙。”

    “那就好。”

    老族长一边办地契,一边到了时间把姜父拉了回来安葬。

    姜来东见到装在棺材里的父亲,五岁的孩子也知道了生离死别,“爹……不要拉走我爹……”死命的扒着棺材不松手,哭的上次不接下气,直接晕了过去。

    “老天爷,真是可怜的孩子!”

    “真是作孽哟!”

    ……

    同情声彼起起伏。

    两天前抢姜家家产毫不留情,今天看到孩子哭晕了,一个个又似菩萨心肠。

    短短时间内,姜辛夏把前世没有经历过的人性丑陋都经历了一遍,也许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不涉及到利益,大家都是好人,一旦有利可图,什么族人、亲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如果不是拥有成年灵魂的姜辛夏穿到了十三岁少女身体里,一个足不出户的少女,说不定已经被族人胡乱嫁了。

    姜辛夏带着姜来东,一直住在骡车里,直到姜父过完五七,她才带着弟弟,在腊八清晨悄悄离开了姜家村,出了南塘泾镇,骡车行驶在结着薄霜的乡间土路上,车轮碾过冻硬的泥土,发出沉闷的“咯吱”声。

    天刚蒙蒙亮,灰蓝色的天光下,远处的田埂上还残留着昨夜未散的寒气,枯草尖上挂着晶莹的霜花,在微弱的晨光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姜辛夏裹紧身上粗布棉袄,双手缩在袖筒里,稳稳的驾着骡车一路向北。

    腊八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远处农家灶台上飘来的、隐约的米粥香气,显得路上行人仓皇而萧瑟。

    记忆中,姜祖父同门师兄在京城落脚,在姜父出事前半个月接到过一封信,让姜祖父有空带孩子去京城转转。

    在古代,出行是件大事,除了当官行商,普通老百姓少有出远门的,姜祖父也就当客气话,就是通个信,彼此有个联系而已。姜辛夏决定带姜来东去京城。

    一个是,脑中只有这么个‘熟人’;二个,京城可是大赵朝最繁华的地方,想要讨生活,没有比京城更合适的了。

    但她不急,初来乍道,走走停停,先了解了解大赵朝的风土人情、人文建筑,她要慢慢融入到这个朝代中。

    两个时辰走了三十几里路,估计是八九点钟,姜辛夏停下骡车,跳下车座,打开车厢门,“阿弟,醒了吗?”

    姜来东点点小头,“阿姐,咱们走到哪了?”

    姜辛夏报个地名,爬上车厢,顺手关上车门,拿下车窗板,阳光刹时从窗纸透进来,照在小家伙红扑扑的小脸上,跟阿姐一起穿上衣服。

    来安这一段属于淮河以前,不少人家养蚕,姜辛夏搞到了蚕茧,不仅弄了一床厚实的被子,姐弟二人还各做了一件袄子,穿在打补丁的粗布衣裳里相当保暖,跟羽绒服似的。

    姜来东被姜辛夏养的白净秀气,跟地主家儿子似的,跳下车,跟大黄撒欢了的跑,像风一样自由。

    姜辛夏笑笑,把初褥收好,铺地垫,打开木箱盖子,把放在泥炉上炖了一夜的八宝粥拎出来,摆到折叠小桌上。粥香袅袅,混着红枣、桂圆、莲子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食欲大开。

    又把小泥炉从木箱里拎出来,打开风口,放了一个平底小锅到上面,把买的胡饼烤热,简单的早饭就做好了,胡饼边缘微微焦黄,散发出麦香与芝麻的醇厚气息,与八宝粥的甜香相得益彰。

    “阿来,过来吃早饭。”

    “好的,阿姐。”

    远处,姜来东与大黄一道跑回来,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清晨的凉意和欢快的气息。

    姜辛夏顺手把水壶放到小泥炉上温上,等下吃过早饭就有热水洗碗了。

    骡车停在向阳处,车轮沾了些晨露,车身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姐弟二人围着小泥炉吃早饭,炉膛里还残留着取暖的火星,偶尔有细小的灰烬随着微弱的热气轻轻飘起,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打着旋儿落下。

    姜来东端着小木碗,拿着小木勺吃的呼啦呼啦,“阿姐,八宝粥真好吃。”

    “那就多吃点。”

    姜辛夏也低头大口喝粥,天未亮就驾车,虽然保暖措施做的不错,但再怎么也不能跟现代有空调的汽车比,浑身还是被风吹透了,喝热粥既饱肚子又暖身子。

    吃完洗碗收拾,再次出发。

    两天后到了一处繁华小镇,先找了客栈把骡车存好,然后拎着一包东西牵着弟弟找了一处地摊,把东西摆在地上,有木刻簪子、七巧板、小木人、木刻版画、迷你房屋模型等,迷你房屋模型只有一套,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在办完姜父丧事等五七这个当儿雕刻的。

    还有二十天过年,所以市集上人来人往很热闹,特别是小孩,看到小木人、七巧板就走不动了,非要让大人买。

    当然所有小孩都一眼看中了那个迷你房屋模型。

    “小哥儿,这个怎么卖?”

    “二两银子。”

    咝……抽气声彼此起伏,普通老百姓谁会失心疯买这玩意,都摇摇头。

    姜辛夏笑道,“大哥,这个七巧板三十文一套,能让孩子变聪明,你拿这个吧。”

    前半句,就几个木块要三十文,后半句,能让孩子变聪明,从古到今,天下父母都一样,都希望孩子聪明,男子一咬牙花了三十文给孩子买了个玩意。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