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强小说 > 其他小说 > 隔壁童养媳上岸日常 > 009 来安县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
    北风吹过,卷起地上枯叶,在空中打了个旋儿落在地上,一片……两片……不知不觉中,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金黄的地毯。

    “驾……噜……”姜辛夏赶骡车踩过飘满落叶的官道,迎着阳光向来安县而去,眼看快中午了,决定找个避风向阳的地方停下做午饭。

    “吁吁……”才赶第二天,她显得手忙脚乱,但比昨天好多了,昨天在口水镇附近跟着骡子转了大半天,差点没走出口水镇。

    今天赶了半天,行了三十多里地,吃过午饭,再行三十多里,估计明天中午就能到来安县了。

    “阿姐……阿姐……”骡车停下,姜来东扒着小窗子急叫,“我要小便。”

    “来罗!”

    天气太冷,大黄虽然蹲在车驾前,但姜辛夏做了挡风被,挡风被挡着大黄,大黄又蹲在姜辛夏的腿前,像个天然的小暖炉,让她暖和了不少。

    主人要下车,大黄先一步跳下车,也找地方撒欢撒尿去了。

    姜辛夏取下手套,赶紧打开车厢门,把小弟抱下来,找了个背风的荒草地,让他自己解决去了。

    她上了车厢,摘下帽子,脱了厚外套,把被褥等收拾好,开始生火做饭。

    车厢不小,外面冷,她就在内里生火做饭,做饭的铁皮炉很简单,是她指导口水镇铁匠做的,虽小但实用,先煮糙米饭,然后做个菘菜豆腐煲汤,里面放了五花肉,不多,一小块用小铁锅先炸出些油,然后连油带肉倒进汤里又炖了一会,一锅烩就好了。

    姜辛夏朝车厢门外叫道,“阿弟……回来吃饭。”

    一狗一人正溜的欢快,听到吃饭,连忙往回奔。

    “汪汪……”

    “阿姐……阿姐……”

    小家伙小爬不上来,姜辛夏撑着门框跳下去,把弟弟抱上车,大黄早趁机跳进了车厢,但这家伙倒是自觉,只蹲在门边边上望着活动小桌上的饭菜真摇尾巴。

    姜辛夏盛了二碗糙米饭,又给大黄的木钵子里连汤带水弄了大半碗,放到车厢下,大黄欢快的跳下去吃的呼啦呼啦的。

    “阿姐,大黄吃的真欢。”

    “别看了,快吃吧。”

    小家伙嗷嗷叫了两声,也欢快的端起碗大口炫饭,“阿姐做的真好吃。”

    姜辛夏笑笑,把车厢门掩上大半,只余一些光线透过来,柴火炉口几乎被封上,只留一条缝进风,柴有碳,但不多,慢慢烧,能保持车厢里一直暖和。

    当然,在这种小空间里烧这种炉子肯定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姜辛夏做了出烟筒,虽然麻烦,但什么都比不上小命值钱,肯定要弄得妥妥的。

    虽然一锅烩,但热乎,吃的浑身暖洋洋的,小家伙放下木碗,撸着自己的小肚子,满足的叫道,“阿姐,比家里还舒服!”

    怎么可能比家里舒服。

    “真的,阿姐。”

    姜辛夏看看堆在车厢角落的煤碳,都要钱啊!至于柴,走一路捡一路,反正都有得用,倒是不愁,但还是要想办法赚钱的。

    吃好饭稍为休息了一会,她又全副‘武装’的出了车厢,到前面驾车出发了。

    姜来东便坐在车厢里,拿阿姐给他做的玩具——木鸟,一个人跟着车子颠簸放木鸟,自得其乐,玩累了,就躺下睡觉,下面有厚厚的毯子,身上有被子,一点也不冷。

    有了车厢,除了洗澡要特意住客栈,平时就住在车厢里,也算省钱了。

    天晚后,姜辛夏找了户人家,跟人家商量,马车停在他们屋边,一般都是愿意的,如果有不愿意的,她就另找人家。

    姜辛夏身体年龄十三,弟弟才五岁,就算车厢做的再好,她也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一般都会找个可靠的人家停靠,不敢独自住在野外。

    今天是住在车厢里的第二晚,姜来东已经没像第一晚那么兴奋了,洗漱好就乖乖躺下了。

    车厢下,有个窝篮,专门给大黄的,里面铺了挡风又暖和的旧毯子,没动静时,它就窝在里面睡觉,有动静时就会汪汪直叫,给姜辛夏姐弟二人放哨。

    正因如此,姜辛夏才敢带着弟弟安然入睡。

    第二日,快要到中午时,姐弟二人终于到了来安县城门口,交了五文钱,跟随人流进了城。

    在姜辛夏了解的历史中,有很多朝代对老百姓流动管理很严,不管到哪里都要凭证路引,大赵朝倒是比前朝宽松了很多,虽然程序上也要,但像姜辛夏这样十二三岁少年,城门小吏嘴上说要,交了进城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进了。

    她也是在客来满客栈打听过了的,所以才敢来。

    来安县的圣母庙并不在城里,在城外,姜辛夏并没有急着去,她先进了城,因为圣母庙的案子就要结了,听说钦差大臣就要离开了。

    打听了一会儿,找了个小客栈交了住宿费,存放了骡车,进客栈和弟弟二人都收拾的干净整洁才上了街。

    在圣母庙案中,姜家六口人,死了四个。

    其中姜父因为庙蹋,是事故当事人,虽然死了,尸首仍旧被衙门收了,停在义庄,姜祖父、姜母、姜大哥被姜家族人拉回村子草草安葬了,本尊就在安葬那天听说衙门要抓他们姐弟二人,被族人偷偷放跑,跑到了西边大山一座庙里,本尊因惊吓过度受了风寒一命呜呼,让她这个现代灵魂住进了身体。

    如果要结案了,是不是代表姜父就可以入土为安了?姜父虽然是个大木作,但也只是众多工匠当中的一个,并不是掌墨,就算有错,也罪不至家人吧?

    姜辛夏没急着去衙门口,而是先去了大街上,又往茶寮子逛了逛,把能打听的都打听了。

    在圣母庙案中,除了死去的姜父,还有很多人涉及到此案,像来安知县直接被革职、新昌知府被贬等大小官员多达数十人,而参与建庙的工匠也有数十人被关进了大牢。

    古代寺庙结构主要以木为主,除了设计者(建筑师)之外,在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掌墨(领头木匠),从决定建庙的那刻起就要选材,而这个选材可能不仅仅从木材铺、木坊开始,甚至要直接到林场,掌墨要根据每一颗树的质地、年龄、形态来预先判断它们在建筑营造过程中的‘角色’,换言之,每砍一棵树都已经预先对其作用给出了判断,而不是简单地收集材料。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