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强小说 > 穿越小说 > 还和不和离了 > 491不知所措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
    陈家村里,这是第二次办进士酒席,一连三日的流水席办得风风火火,热闹的很。

    陈富才兄弟俩的房子本就相邻,十几张桌子干脆摆在院子里,桌凳碗筷都是各家带来的,回头还这些东西时,添些喜席剩下的食物就行了。

    灶台也是一样溜支了十几个,每家的媳妇们都过来帮忙,洗的洗,烧的烧,半大的小子则端菜收碗,个个忙得脚不沾地。

    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肉菜香气和喜庆的鞭炮硝烟味。

    这排场,远比陈富才预想的还要大。

    夫妻俩都笑得合不拢嘴。

    不仅四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了,连县太爷、县丞、主簿等县衙官员,以及县城里有头有脸的富商乡绅,也都纷纷备了厚礼,亲自登门道贺。

    陈富才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人,十成十都是冲着他那远在江南、如今又即将高升京官的侄子,陈知礼的面子来的。

    他不敢有丝毫托大,更不敢给知礼惹麻烦,如同大哥当年一样,贺礼过重的,一概婉言谢绝。

    可即便是这样,架不住外面来的客人太多了,所谓的略表心意的贺仪,七七八八加起来,等到流水席结束一清点,竟也足足有一千六百两银子。

    看着桌上那堆白花花的银锭和大小不等的银票,陈富才的手都有些发颤,心里惴惴不安。

    他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大哥,这……这礼是不是还是太重了?我这心里总不踏实。”

    陈富强毕竟在江南见过些世面,虽也觉数额不小,但还算镇定,毕竟老二已经将稍显过重的礼都拒了。

    他宽慰道:“老二,放心收下吧,知文中了进士,授了官,这是实实在在的大喜事。

    这些人前来道贺,送的礼也在情理之中,不算逾矩。

    咱们若坚辞不受,反而显得不近人情,拂了大家的面子。”

    他顿了顿:“只是这钱,到了京城,切记不可胡乱花费。

    京城居大不易,知文初入官场,俸禄有限,应酬却少不了。

    知行还要读书、成家,后面事多着呢。

    这些银子,正好拿去置办些产业,买些上好的田地,或者寻个稳妥的小庄子投资下去。

    细水长流,有了恒产,他们兄弟将来在京城立足也容易些,毕竟每日打开门就得花钱,孩子们也会越来越多。

    总之,得为孩子们的日后多多着想。”

    陈富才听着兄长一席话,连连点头:“大哥说的是!是该如此!我跟你弟妹也早有置业的想法,这些年也存下了一些。”

    热闹喧嚣终有散时。

    两日后,陈家两口子又带着礼赶往娘家吴家村,参加吴再有的庆贺宴席。

    陈富才夫妻因为忙着其他的事,就让大哥带了礼,人就不去了。

    吴家同样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吴氏见到了老父亲和继母,还有大哥大嫂,自是欢喜不已,拉着家人的手有说不完的话。

    父亲六十好几,人已苍老了许多,但精神头还好,继母也对她格外热情。

    大嫂更是拉着她问长问短,关心她在江南的生活,只是一提到文星的科举就摇头叹气。

    想当初跟再有的学问都差不多,可如今一个还是秀才,乡试就是一道坎,爬都爬不过去。

    而另一个已经是官老爷了。

    吴再有有心带父母、大哥大嫂他们去京城,但两个老人家怎么也不愿意走,就想在老家过完此生,最主要的也不想带儿子麻烦。

    他们没什么能帮儿子的,也不想拖累他们,到了京城什么都得买,乡下就不一样,地里什么吃的都可以种出来。

    文星如今还在府城读书,吴大有两口子自然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去京城。

    吴氏见他们坚持留下来,也不再劝,毕竟自己还要去江南,爹娘他们如果去京城,一南一北,也不能照顾他们。

    很快,这份温馨就被打破了。

    宴席间,许多吴氏只有些模糊印象的所谓“族亲”,还有一些压根不认识的“远房表亲”都闻讯而来,将她团团围住。

    这些妇人七嘴八舌,脸上堆着过分热络的笑容,说的话却让吴氏越来越心惊和不舒服。

    “知礼他娘,你真是好福气啊!听说你家知礼在江南当大官,你们可就是老太爷、老夫人了。

    哦,你说想不起来我是谁?也不怪你想不起来,我是你三堂叔的二女儿,嫁出去已经二十多年了。”

    ……

    “他姑奶奶,您看看我家这小子,机灵着呢,能不能跟着您去江南,给你家儿子跑跑腿、当个小厮也行啊!”

    “还有我家这个,读过两年书,认得字,最是老实勤快!记个账、收个租都成。”

    “族姐,我家这丫头模样周正,手脚也麻利,您行行好,带她去江南,给您做个端茶送水的丫鬟,过两年帮她找个好人家就行!”

    更有甚者,一个脸皮极厚的远房婶子,竟直接把她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推到吴氏面前,嗓门敞亮地说:“他嫂子!你看我家闺女这模样、这身段!带她去江南,给知礼大人做个妾室,伺候知礼大人和你们,岂不是美事一桩?”

    那姑娘被说得满脸通红,羞得抬不起头。

    吴氏更是被这荒唐至极的话气得脸色发白,胸口发闷。

    她离开家乡多年,早已习惯了平静的环境,何曾见过这般直白、甚至堪称羞辱的攀附场面?

    她只觉得打心底里一阵厌烦和窒息,感觉都透不过气来。

    “你想多了,我们陈家不纳妾。”

    吴氏的大嫂是个玲珑人,见状赶紧挤了进来,一边挡在吴氏身前,一边笑着对那些妇人道:“哎哟,各位婶子、嫂子们,快散散,散散!我妹妹一路奔波辛苦,这才刚坐下歇口气,你们就围这么紧,吸口气都不容易!

    总得让人家喘口气儿!有什么话,日后再说,日后再说!”

    她连劝带拉,总算将那些热情过度的妇人暂时隔开了。

    吴氏得了空,几乎是逃也似的去了厢房,让嫂子找来了正在男宾席上的陈富强。

    吴氏的脸色很难看。陈富强问明缘由,也是眉头紧皱。

    吴家村人到底不能跟陈家村人比。

    好不容易熬到宴席散去,吴氏一刻也不想多待,拉着陈富强,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就要离开吴家村。

    临走前,她终究还是顾念着一点乡亲情分和老父的颜面,拿出十五两银子,让大哥代为买了米面,分赠给村中真正的贫苦人家,也算全了一份心意。

    马车驶离吴家村,将那些喧嚣和令人不适的纠缠远远抛在身后。

    吴氏靠在车壁上,长长舒了一口气,人一下子轻松起来,脸上却一丝笑意都没有。

    本是开心的归乡探亲,却被最后的闹剧败坏了心情。

    陈富强握住老妻的手,温声安慰道:“好了好了,莫气了。

    乡里乡亲的,有些人眼界浅,心思活,也是常情。

    好在再过两日,我们便离开这里,回余杭去了。

    说起来,我是真想儿子他们了,特别是我那钧哥儿和娇娇……也不知道俩孩子有没有想咱们?”

    只是,想到此番回江南,弟弟一家却要北上京城,从此天各一方,他心中又涌起一股浓烈的酸涩,叹道:“就是不能跟老二他们一同南归了。此一别,山高水长,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了。”

    马车在乡间土路上微微颠簸着,载着夫妇二人复杂难言的心绪,向着陈家村的方向驶去。

    车窗外,是熟悉的故乡风景,而他们的心,却早已飞向了远方的儿孙身边。

    儿孙在哪,哪就是家呀!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