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强小说 > 其他小说 > 拾穗儿 > 第44章-归程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
    车轮与铁轨撞击发出的“哐当”声,在列车驶出站台后逐渐加速,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变得均匀而有力,最终汇成一首低沉而永恒的旅途序曲,伴随着车厢的轻微摇晃,敲打在每一位旅客的心上。

    车厢连接处,拾穗儿和陈阳两人紧握的手始终没有松开,甚至比之前攥得更紧,仿佛要将彼此的生命线缠绕在一起。

    掌心里,湿漉漉的汗水早已分不清是你的还是我的,只融合成一种微烫的、带着年轻生命力的潮意,成了这慌乱与安定交织的时刻里,最踏实、最毋庸置疑的印记。

    “呼……总算是……赶上了。”

    陈阳率先缓过那口气,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侧过头,目光深深地落在拾穗儿脸上。

    因为剧烈的奔跑和内心的焦灼,她的脸颊上还残留着明显的绯红,眼尾处微微泛着红,像是被春雨打湿的桃花瓣。

    “让你等急了吧?对不住,我爸妈那边……确实费了老大劲。”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们一直……唉,一心盼着我考军校。这次为了能跟你一起回戈壁,争执得特别厉害。”

    拾穗儿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摇了摇头,仰起脸迎向他的目光。

    她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了一下,泛起一阵细密的心疼。

    ‘考军校?’她轻轻重复着这三个字,心里瞬间涌起一股巨大的愧疚浪潮,几乎要将她淹没。

    “叔叔阿姨……是不是早就为你安排好了这条路?都怪我,要是我没那么坚持一定要回乡……你本可以有一条更平坦、更安稳的路走的。”

    “快别这么说!”

    陈阳立刻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握着她的手又加重了几分力道,那力量透过相贴的皮肤,直直地传递到她的心上,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坚定。

    “考军校,那是我爸妈的想法,从来就不是我的。你记住,这跟你回不回乡,没有一点关系。”

    他顿了顿,眼前闪过离家前那几天的混乱场景,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混合着无奈与释然的复杂笑意,那笑意里,有对父母的理解,也有对自己选择的坚持。

    “那……叔叔最后是怎么……怎么松口的?”

    拾穗儿听得心都揪紧了,她能想象出那个夜晚,陈阳独自面对父母的担忧与不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她仿佛能看到灯光下,少年倔强而真诚的脸,以及父母那交织着愤怒、失望与深藏不舍的复杂眼神。她既心疼他承受的压力,又为他感到骄傲。

    “我爸啊,就是嘴硬,心其实软得像豆腐。”

    陈阳笑了笑,眼底漾开一片温暖的涟漪,那是对父亲深沉的爱与理解。

    “他板着脸,把我那本用A4纸打印、还精心装了塑料封皮的方案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手指头在上面点啊点的,最后也没说赞成,只是哼了一声,说:‘哼,小子,既然是你自己选的路,就是跪着,也得给我走到底!别半路哭鼻子跑回来,那才叫丢人!’ ”

    陈阳模仿着父亲严肃的口吻,自己先忍不住笑了。

    “后来,还是我妈偷偷告诉我,我爸半夜睡不着,一个人摸黑到客厅,就着窗外路灯的光,又把我那本方案翻出来看,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小兔崽子,想的这些条条框框,倒还挺像那么回事……’ 临走那天早上,他塞给我一张银行卡,脸色还是硬邦邦的,说:‘拿去,当周转资金,穷家富路。等你在戈壁滩真给我干出点样子来,我再认你这个有出息的儿子!’ 我知道,他说这话,其实就是……妥协了,也是用他的方式,在支持我了。”

    拾穗儿静静地听着,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又暖又酸,眼眶忍不住又湿润了。

    她深知,天下父母心,莫不盼着儿女能安稳顺遂。陈阳的父母为他规划军校之路,那份殷切的期盼背后,是深沉得化不开的爱。

    而陈阳,这个看似阳光开朗的大男孩,为了践行与她在草原星空下许下的诺言,竟然如此毅然决然地顶住了来自家庭的压力,选择了一条充满未知与艰辛的荆棘之路。

    这份沉甸甸的心意,这份不顾一切的奔赴,让她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喉咙被什么堵住了。

    “陈阳……”

    她哽咽着,只能更紧地回握住他的手,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无声的紧握之中,“我们……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干,拼尽全力也要干出个样子来,绝对不能……不能让叔叔阿姨失望。”

    “那是一定的!”

    陈阳重重地点头,眼神里燃烧着青春的火焰与不容置疑的决心。

    他抬起另一只手,习惯性地揉了揉她柔软的发顶,动作里充满了宠溺与安抚。

    “等明年开春,咱们种下的树苗都活了,泛了绿,我就带你风风光光地回我家,让他们亲眼看看,他们儿子选的路,没错!我们种下的不止是树,是希望”。

    正说着,车厢那头传来了列车员推着餐车走过的声音,伴随着略带地方口音的吆喝:“盒饭、矿泉水、方便面喽——有需要的旅客吗?”

    那声音由远及近,带着一股人间烟火的热闹气。

    直到这时,两人意识到,因为紧张一直还在车厢连接处站着,于是赶紧按票上的座位号找到了靠窗的位置座下来,此时两人才感觉到胃里空落落的,正午的饥饿感后知后觉地汹涌袭来。

    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窘迫和笑意——刚才光顾着倾诉心事,竟把吃饭这头等大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饿了吧?我去买两份盒饭,再拿两瓶水。你就在这儿等着,千万别乱跑,我很快就回来。”

    陈阳说着,松开了那只握了许久、几乎有些麻木的手,指尖离开时,还带着她掌心的温度。

    他弯腰顺手将脚边那个不大的行李箱和拾穗儿的帆布包往墙角又挪了挪,确保它们不会绊到过往的乘客,又叮嘱了一遍,这才转身朝着餐车的声音方向走去。

    她轻轻吁了口气,将视线转向窗外。列车早已将繁华的都市远远抛在身后,窗外的景色如同缓缓展开的画卷,从密集的楼群变成了开阔的田野和散落的、低矮的村落。

    这恬静安逸的乡村画面,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拾穗儿记忆的闸门。

    她下意识地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家乡,那片此刻正被风沙笼罩的戈壁滩。

    那里有村里那些孩子们,他们有着被高原阳光晒得红扑扑的脸蛋,和一双双清澈如同戈壁夜空星辰的眼睛,眼睛里盛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好奇。

    那里还有乡亲们,他们有着被风沙雕刻出的、布满皱纹却无比淳朴的笑脸,他们的笑容里,带着土地般的厚实与温暖。

    那里,是她无论走出多远,灵魂都深深系念的根,是她梦里反复出现的、贫瘠却无比亲爱的土地。

    “发什么呆呢?是不是饿坏了?快,趁热吃,再不吃菜就该凉了。”

    陈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沉思。他手里端着两份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小心翼翼地走了回来。

    一份是红黄相间的番茄炒蛋配着碧绿的青椒和深色的肉丝,另一份是酱色浓郁的土豆炖鸡块,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式,但在饥饿的当下,那冒着的腾腾热气混合着饭菜的香气,显得格外诱人。

    拾穗儿接过一次性的筷子,掰开,磨掉上面的毛刺,然后夹起一块裹满了红色汤汁的炒鸡蛋,送入口中。

    这简单的味道,在此刻的她尝来,竟觉得比学校里那些有名的招牌菜还要美味千百倍。

    陈阳显然是饿极了,吃得很快,却并不粗鲁,几口就扒下去小半碗米饭,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的。

    “等安顿下来,我就给你做。不过现在啊,咱们得先把正事落实——你之前联系的那些树苗,到底怎么样了?还有我们带的那些蔬菜种子,得赶紧找合适的地方育苗,戈壁滩的春天短,可耽误不起,不然就错过最好的播种时节了。”拾穗儿缓缓地说。

    “放心,你想到的,我早就惦记着了;你没想到的,我也都盘算好了。”

    陈阳放下筷子,脸上露出一个“包在我身上”的自信笑容。

    他掏出手机,熟练地解锁,点开一个命名为“戈壁绿洲计划”的文件夹。

    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密密麻麻的表格、文档和图片。

    “你看,我之前通过学校老师的关系,联系上了省农科院的李教授,他是专门研究干旱地区生态恢复的专家。他了解了我们那边的情况后,特别热心,给我推荐了三种耐旱、耐贫瘠的树苗,一种是胡杨,一种是沙枣,还有一种是沙棘。李教授说,这三种树根系都特别发达,固沙保水效果很好,尤其是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结的果子经济价值还高,非常适合我们那里。他已经跟当地县里的农业技术站打过招呼了,等我们一到村里,技术站就会派人过来,实地指导我们怎么整地、怎么育苗、怎么提高成活率。”

    他一边说,一边滑动屏幕,展示着各种树苗的图片和特性说明。

    “至于那些蔬菜种子,”陈阳继续划动着屏幕,“我仔细核对过了,都是精选的抗旱品种,像耐旱的西瓜、甜瓜,还有土豆、萝卜什么的。李教授说,只要我们把沙质土壤的保水措施做到位,比如采用他建议的覆膜技术,初期勤加管护,成活率能达到八成以上呢!”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科学规划带来的信心。

    拾穗儿凑过去,仔细看着手机屏幕。

    那上面不仅有各种树苗和种子的详细介绍、照片,还有一份简单的育苗场地规划图——陈阳建议利用村头那个已经半干涸的涝坝旁边相对平整的土地,那里取水相对方便,又能为村子抵挡一部分风沙。

    更让她惊讶的是,屏幕上还有一份手绘的、却标注清晰的简易灌溉系统示意图。

    陈阳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这是我查了好多资料,又结合课本上学的水利知识,自己瞎琢磨画的。我想着,咱们一开始资金肯定紧张,可以用当地的秸秆、树枝和塑料薄膜,弄一个成本低的渗灌系统,就是把水管埋在地下,让水慢慢渗到植物根部,这样能大大减少蒸发,节约用水。”

    “你……你居然连灌溉系统都设计好了?”

    拾穗儿抬起头,望着陈阳因为兴奋和一点点自豪而微微发亮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深深的敬佩。

    原来,草原上那个星月交辉的夜晚,他所说的“要让黄沙里长出绿意,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从来都不是一时冲动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年轻情侣间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

    他将这个承诺牢牢地放在了心上,并且不声不响地、脚踏实地地做了这么多扎实的准备工作。

    这份心意,这份担当,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她感动和安心。

    “那可不,咱们这可是去创业,去打仗,哪能打无准备之仗?”

    陈阳笑着,伸手过去,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坚定,“总不能让我心爱的姑娘,跟着我吃苦受累,还看不到希望吧?”

    他顿了顿,语气稍稍变得郑重了一些,“不过,穗儿,还有个事得跟你交个底。我爸妈虽然最后算是默许了,但心里那块石头,估计一时半会儿还落不了地。他们……他们说,军校报名的截止日期之前,都给我留着这个机会。我也跟他们再次保证了,就算在戈壁滩遇到天大的困难,我也绝不会回头,绝不会后悔。我一定要用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儿子的选择,不仅正确,而且光荣!”

    拾穗儿望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光芒,心中最后一丝因“拖累”他而产生的隐隐不安,也渐渐消散了。

    她知道,也清晰地预见到,未来的路绝不会是一片坦途。

    他们可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沙暴,将辛苦育好的幼苗连根拔起,掩埋在黄沙之下;还可能会因为资金的短缺,让许多美好的设想不得不暂时搁浅……

    前路的艰难,如同戈壁滩上变幻莫测的天气,难以预料。

    但是,只要身边有陈阳,有他这份如山岳般坚定的心意,有他们共同描绘的、关于绿色和希望的梦想,她就有无穷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可能的风暴和挑战。

    她的手,愿意永远与他紧握;她的脚步,愿意永远与他同行。

    一丝丝清凉的微风,顽强地从车窗的缝隙里钻进来,她顺手将一直放在脚边的那个洗得有些发白的帆布包拉到身边,紧紧挨着自己。

    包里装着的是她特意从城里买给村里孩子们的礼物——一些印着卡通图案的香橡皮和带有一股水果香味的彩色铅笔。

    隔着薄薄的帆布布料,她似乎能摸到那些文具方正的棱角,仿佛已经看到了孩子们拿到礼物时,那惊喜而灿烂的笑脸。

    “你说,孩子们拿到这些文具,会不会特别高兴?”

    她轻声问道,指尖无意识地、温柔地摩挲着帆布包的表面,像是抚摸着孩子们柔软的头发。

    “肯定会啊!”

    陈阳在她身边坐下,用力地点点头,眼神里也充满了温暖的憧憬。

    “你上次不是说,村里的孩子们条件艰苦,连支像样的铅笔都稀缺,有的孩子还在用捡来的、短得都快握不住的小铅笔头写字吗?等我们把文具送到他们手上,他们说不定会像得了宝贝一样,天天揣在口袋里,都舍不得用呢。”

    他顿了顿,思绪也飞得更远,“等咱们后续的项目有点起色,资金宽裕一些,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给村小学添置一批新的课桌椅,再弄一个小小的图书角,买些适合孩子们看的童话书、科普书。让他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舒服的椅子坐,有丰富多彩的课外书可以读。”

    “嗯!”拾穗儿用力地点头,眼睛因为想象而变得格外明亮,像是落入了星辰,“还有村里那间唯一的教室,屋顶的瓦片都坏了好多了,去年夏天那场大雨,教室里漏得没法待,孩子们只好临时搬到村里的旧祠堂去上课。我们回去后,想办法先筹点钱,把屋顶彻底修一修,再把墙壁里外粉刷一遍,让教室变得亮堂堂、干爽爽的。”

    “好,都听你的。咱们一件一件来,总会好起来的。”

    陈阳笑着应和,语气里充满了宠溺和支持。

    “等咱们规划的防护林带初步长起来,能挡住一部分风沙了,我们就着手把村头那片闲置的沙地开辟出来,试着种一些经济作物。李教授说沙棘和枸杞特别适合,耐旱,好成活,果子营养价值高,晒干了也好保存,可以卖钱。等规模稍微大一点,我们甚至可以尝试建一个小型的加工坊,把沙棘做成沙棘汁、沙棘酱,枸杞包装成精品礼盒,然后利用现在发达的电商网络,把它们卖到城里去。这样一来,乡亲们不仅能参与到种植中来获得收入,还能在加工坊里干活,增加一份工资。日子,肯定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等到那时候,”

    拾穗儿顺着他的思路,眼睛越发闪亮,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荒滩变成绿洲的景象,“我们还可以想办法修一条路。现在村里通往外界的路,还是最原始的土路,平时就坑坑洼洼,一到下雨下雪,就变得泥泞不堪,根本没法走车。咱们的农产品再好,运不出去也是白搭。要是能修一条结实的水泥路或者柏油路,不仅乡亲们出门方便了,咱们的沙棘、枸杞,还有以后可能发展的其他特产,都能顺利地运到镇上、县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说不定啊,还能吸引一些外面的人,来我们这儿看看不一样的戈壁风光呢!”

    “这个想法太棒了!”

    陈阳眼睛一亮,兴奋地拍了一下大腿,“对!等我们的农产品有了一定的名气,就打‘戈壁生态’牌,搞特色旅游!让城里人来体验一下在戈壁滩上种树、摘沙枣的乐趣,睡睡土炕,看看漫天的星星,肯定有吸引力!”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畅想着未来。

    从最初的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到后来的经济作物种植、产品加工,再到乡村道路、特色旅游,甚至连更远的将来——比如在村里建一个像样的卫生室,让乡亲们头疼脑热不用再赶几十里山路去乡卫生院;办一个养殖合作社,集中养殖牛羊,统一防疫、统一销售,降低各家各户的风险……

    每一个细节,他们都讨论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仿佛那片戈壁滩上的绿意,已经在他们眼前勃勃生长,开花结果。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们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上、身上,把两人紧密相依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明亮的光晕,美好得如同画卷。

    列车继续向着西北方向疾驰,窗外的景色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原本一望无际、绿意盎然的田野和炊烟袅袅的村落,渐渐变得稀疏起来。

    取而代之的,是开始起伏的、覆盖着浅草和沙土的山丘,植被越来越稀疏,大片大片的黄色开始占据主导。

    远处,蜿蜒的山脉呈现出一种黛青色,在天际勾勒出粗犷而苍劲的线条,如同巨人的脊梁。

    “穗儿,快看!我们快到了!”

    陈阳突然有些激动地指着窗外,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拾穗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急切地望过去。只见在地平线的尽头,一片无比广袤、坦荡无垠的黄色戈壁滩,如同巨幅画卷般缓缓铺陈开来。

    在连绵起伏的沙丘和砾石滩之间,一些低矮的、土黄色的房屋聚落隐约可见,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甲虫。

    而村口那棵标志性的、不知经历了多少年风霜雨雪的老胡杨树,虽然距离尚远,只是一个模糊的剪影,却如同一位坚守家园的哨兵,格外清晰地映入她的眼帘。那就是她的根,她的家乡!

    一瞬间,拾穗儿的心跳骤然加速,仿佛要跳出胸腔。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鼻腔,涌向眼眶,视线迅速变得模糊起来。

    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哽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是这里,就是这里!这片在别人眼中或许只有荒凉与贫瘠的土地,却承载了她全部的童年记忆,浸透了她对奶奶、对乡亲们最深沉的思念。

    陈阳立刻察觉到了她情绪的剧烈波动,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更紧、更用力地握住了她的手,将温暖和力量源源不断地传递过去。

    拾穗儿使劲地点着头,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但她随即抬起手,用力抹去泪水,露出了一个混合着泪水与笑容的、无比灿烂的笑脸。

    她知道,这趟归程,不仅仅是从一座繁华的都市返回一个偏远的乡村,更是从理想的此岸驶向实践的彼岸,是踏上了一段用青春和汗水浇灌梦想的壮丽征程。

    前方,或许有更加猛烈的狂风沙暴,有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有无数个需要咬牙坚持的日日夜夜。

    但她和陈阳,这两个年轻的、炽热的灵魂,将会紧紧地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用爱作甲,以梦为马,在这片看似贫瘠却蕴藏着无限生机的土地上,种下属于他们、也属于所有乡亲们的希望与未来。

    列车开始明显地减速,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最终缓缓地、平稳地停靠在一个简陋得只有几间低矮土坯房的小站台上。

    站台很小,设施陈旧,只有几盏光线昏黄的路灯。

    然而,此刻的站台上却站满了人!村里的乡亲们,几乎能来的都来了,他们穿着节日的衣服,脸上洋溢着淳朴而热情的笑容,簇拥在一起。

    而在人群的最前面,拾穗儿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她日夜思念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奶奶阿古拉!

    她老人家果然拄着那根磨得油光发亮的拐杖,身上穿着那件洗得发白、却熨烫得平平整整的蓝色斜襟布衫,满头银发在戈壁特有的微风中轻轻飘动。

    她正努力地踮着脚,伸长脖子,浑浊却充满期盼的目光,急切地在每一扇打开的车门间搜寻着。

    “奶奶!”

    拾穗儿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带着哭腔喊了出来。

    她拉起陈阳的手,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脚步踉跄地冲下了火车,踏上了家乡坚实而滚烫的土地。

    “穗儿!我的好穗儿!你可算回来了!奶奶天天想,夜夜盼啊!”

    奶奶听到喊声,看到了那个朝思暮想的身影,激动得浑身都在微微颤抖,她拄着拐杖,一步步急切地迎上前,张开双臂,一把将扑过来的孙女紧紧地、紧紧地搂在怀里,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不停地拍打着孙女的后背,声音哽咽,老泪纵横,“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奶奶,我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这是陈阳,我跟您说过的。”

    拾穗儿从奶奶温暖的怀抱里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拉过一直安静站在身旁、面带微笑和敬意的陈阳。

    陈阳立刻上前一步,对着奶奶毕恭毕敬地、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洪亮而真诚地喊道:“奶奶好!我是陈阳!以后,我就跟穗儿一起,在这里安家,好好照顾您老人家,和穗儿一起,还有乡亲们,咱们一起把家乡建设好!”

    奶奶松开拾穗儿,用手背擦了擦喜悦的泪水,仔细地、上下下地打量着眼前这个高大挺拔、眉眼周正、眼神清澈明亮的小伙子。

    她看看陈阳,又看看孙女紧紧依偎着他的样子,以及两人之间那自然流露的、无法作伪的深情,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缓缓地、彻底地舒展开一个无比欣慰、无比满足的笑容。

    她连连点头,声音里充满了慈爱和喜悦:“好,好,好!多精神的小伙子!奶奶看着就喜欢!回来了就好,这里就是你的家!走,快跟奶奶回家去,奶奶蒸了你们最爱吃的沙枣馍,就等着你们回来吃呢!”

    周围的乡亲们也热情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声音里充满了质朴的关怀:

    老村长走上前来,“穗儿,可算把你盼回来了!越长越水灵了!”

    “这就是陈阳吧?哎呀,真是一表人才!好小伙子!”

    “路上累坏了吧?快回家歇歇!”

    看着这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被风沙雕刻得粗糙却写满真诚的笑脸,感受着戈壁滩上那带着沙土气息和阳光温度的、熟悉的风,拾穗儿和陈阳相视一笑,所有的疲惫、所有的忐忑,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温暖和力量。

    陈阳紧紧地、紧紧地握住拾穗儿的手,十指紧扣,密不可分。

    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放弃了父母苦心安排的、那条看似平坦光明的军校之路,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却也更有意义、更能让他热血沸腾的征程。

    眼前这片广袤而略显荒凉的土地,将是他们梦想扎根的土壤,是他们青春挥洒的舞台。

    而身边这个眼神清澈、内心坚韧的姑娘,将是他此生最珍视的伴侣,是他一生一世、不离不弃的同行者。

    戈壁的风,虽然带着沙砾,略显粗犷,却吹不散他们心中如火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

    无边的沙丘,虽然看似荒凉寂静,却阻挡不住他们充满青春力量的、奔向希望的脚步。

    他们的未来,就蕴藏在这脚下的每一粒沙砾之中,孕育在每一棵即将破土而出的稚嫩树苗里,闪烁在每一位乡亲们饱含期盼与信任的目光里。

    只要他们携手同心,坚持不懈,定能让这片古老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希望的种子在黄沙深处扎根、发芽、抽枝、展叶,最终绽放出足以照亮整个戈壁滩的、最耀眼、最动人的生命光芒。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