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强小说 > 穿越小说 > 吃饱了吧 > 第74章 谁家娃娃打板凳,打的官帽往下掉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
    主要出场人物:

    李元吉(男,民艺塾主理人,新生代领袖,心思缜密)

    韩十三(男,前任主理人,民间势力联络者,深藏不露)

    崔九(男,傀儡戏班班主,曾觊觎主理之位,滑稽外表下藏野心)

    柳扶风(女,默剧社领衔,情感纽带,温和坚定)

    谢知节(男,大理寺评事,正直清廉,曾见证“无声考学”)

    阿阮(女,街头说书少女,野狐塾旁听生,伶俐大胆)

    单元内作用:展现合法地位确立后的首次内部危机——旧势力反扑与新生代理念分歧交织;通过一场“童谣风波”揭示文化话语权争夺的隐蔽战场;强化主角精神遗产如何被年轻一代创造性继承,而非简单复制。

    情节:

    (1)童谣里藏着刀片

    城南孩童传唱一首新曲:“打板凳,打板凳,打得老爷帽子滚;你没粮,我不饿,学堂开门我不躲。”旋律欢快,却直指官绅囤粮、压制私学。崔九借机向礼部密报:“此乃煽动童稚,图谋不轨!”裴照接到奏本,尚未表态,民间已热议纷纷。李元吉察觉异样:这调子分明出自《街声集·西市篇》改编,但歌词绝非塾中所授。他命阿阮混入市井查访,发现有穿衙役靴子的人在糖摊边教小孩唱此曲。

    (2)戏班子演的不是戏

    崔九在勾栏连演三日新傀儡戏《蠢夫闹塾》,丑化李元吉为狂妄书呆,称其用“邪术控童心”。台下哄笑如雷,票房暴涨。李元吉却不怒,反而带着小石头去看了整场。散场后,他对柳扶风说:“他在替别人试水——看百姓愿不愿笑我们。”当夜,他请崔九喝酒,席间提起十年前某桩旧案:崔九兄长曾因编排讽刺县令的皮影戏被杖毙。崔九酒杯一顿,脸色骤变。“你还记得?”李元吉淡淡道:“所以我给你一个机会——别做提线木偶,来做执线人。”

    (3)她说,哭声也能变成歌

    柳扶风带队重返西市,专寻那些曾被收买教童谣的贫妇。她不责骂,反而请她们讲述为何愿意配合:“我家娃快饿死了,给两块糖就能换三天饭。”柳扶风当场宣布开设“母亲传习班”,教这些妇女将苦难编成叙事谣,并承诺每首合格作品支付一贯钱。七日后,《寡母谣》《断炊调》登上月旦评,听众无不潸然。有人讥讽“全是负能量”,谢知节却站出来:“若连哭都不许哭,那笑便是假的。”

    (4)板凳打得响,是因为底下有钉

    阿阮根据线索追查,发现糖摊背后竟是礼部某主事的远亲。她灵机一动,在街头摆摊说书,讲一段虚构故事《人巧取豪夺记》,情节与现实高度吻合,唯独改了名字。听众恍然大悟,纷纷对号入座。更有好事者开始绘制“板凳地图”,标注哪些街区流传“危险童谣”,并注明背后可疑资助者。舆情逆转,原本指责民艺塾的官员纷纷噤声。

    (5)韩十三的棋,走到了第七步

    韩十三终于现身,带来一卷破旧账册——记录了过去五年各地私塾被查封时,相关官员收受的好处银两。他交给谢知节:“我不是要你立刻动手,只是想让你知道,哪几颗棋子早就该动了。”谢知节沉默良久,终将账册锁入密匣,但次日便奏请设立“私学监察回避制”,杜绝亲属干预地方教育事务。朝中震动,保守派始觉:这场仗,早已不在讲堂之内。

    (6)打板凳的娃娃,原来是自己人

    真相揭晓:那首“反官童谣”竟是阿阮自编,故意泄露给敌方探子,再借其手扩散,以便引蛇出洞。李元吉知情却未阻拦,只为看清幕后黑手。当夜,他在塾中点燃篝火,召集所有孩子:“以后你们唱什么,不必问我,也不必怕人听。只要记得——打板凳时,手要稳,心要正。”远处屋檐上,一道黑影静静伫立片刻,转身消失于夜色——是萧厉珩派来的暗卫,正将情报送往边关。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