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强小说 > 都市小说 > 没钱赛什么车? > 320 驾驶风格的冲突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
    HRT车队策略保守了很多站,由于排位赛跑不到前排的位置,只有依靠保胎以及战术来完成反超,以至于全体成员都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

    当奥德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P房内众人都下意识把目光望向他,然后才流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这可是摩纳哥大奖赛啊,属于彻彻底底勇敢者的游戏!

    放在不懂行的外界眼中,摩纳哥街道赛排队开火车很无聊。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后世摩纳哥大奖赛的非议越来越多。

    但是摩纳哥街道那种两三百公里时速紧贴着护墙,全程进行陆地飞驰的刺激感,同样是其他赛道无法给予的视觉冲击。

    《头文字D》漫画里面有个剧情形容藤原拓海的车技,那就是他漂移能做到距离护墙5厘米。

    可这个标准放在摩纳哥街道赛里面,那还是太保守了。

    摩纳哥的顶级标准是两个1。

    1厘米加1毫秒!

    1厘米的标准很好理解,那就是极致的贴近护墙压榨出赛道任何一丝空间。

    1毫秒则是车手的反应时间。

    按照F1赛车的时速,哪怕0.1秒的都能够跑出数米远,只有达到0.01秒的抓地力,车手才能做到厘米级的走线精准度。

    当然,这种反应时间已经超越了人类神经极限,车手想要达到标准更多是靠着预判,以及日积月累驾驶赛车留下的肌肉记忆。

    正因难度如此夸张,才导致谁能拿下摩纳哥,谁的硬实力就能得到世人的认可,这放在F1里面相当于一条潜规则。

    好比后世佩雷兹在红牛职业生涯末期,成绩简直开成了一坨屎,离开围场一年之后新车队凯迪拉克入局,依然把他当做第一签约车手。

    优先级更是在历史成绩更好的博塔斯之上。

    原因除了佩雷兹拿到过摩纳哥冠军之外,还有就是在职业生涯的六个分冠,有五个是在街道赛里面拿下,含金量可谓是十足。

    就如同F1围场潜力看绝对速度一样,硬实力看的就是街道赛操控,佩雷兹“街道赛之王”的头衔给他加了太多分,以至于到买了份“养老保险”的程度。

    否则按照他红牛末期的表现,F1围场内的“再就业”几率不会比拿到过七冠的里卡多强,大概率就是终身退役没有重返的可能性了。

    “明白了,怎么快怎么来。”

    陈向北耸了耸肩附和了一句,没想到奥德托这老头子还给自己整了点黑色幽默。

    不过当他戴上头盔坐进赛车座舱里面的时候,泽野弘树还是拿着战术板过来详细嘱咐道:“向北君,摩纳哥站的调校方向跟我们赛车原始设计方向有冲突,这一站你需要特别注意,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开。”

    摩纳哥赛道讲究极端的机械抓地力,可是HRT赛车两项核心黑科技,不管是废气扩散器还是失速尾翼,本质上都是气动套件的优化。

    而机械抓地力,更多托靠赛车底盘的机械素质!

    简单点解释,就如同很多普通性能车乃至于民用车,喜欢在车尾部装一个尾翼一样。

    你说它没用吧,当时速达到两百公里左右的时候,确实能提供一定的空气下压力。

    你说它有用吧,现实中车辆行驶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就跑不到两百公里左右的时速!

    F1空气套件也是如此,越快的速度才能发挥出引导气流的作用,摩纳哥是一条标准的多弯狭窄的低速赛道,空气套件能带来的提升很小。

    想要高速过弯,完全依托车辆底盘的本身机械抓地力,以及动力单元配套带来的极佳操控响应。

    丰田赛车底盘只能说合格,动力单元系统由于经历过多代优化,整体操控响应速度还很不错。

    不过底盘是一个极其需求多年调校经验的项目,这点丰田跟围场内很多耕耘多年的大车队没法比,单纯拼整辆赛车的硬实力HRT车队很吃亏。

    摩纳哥大多数路段没有缓冲区,失控就等同于上墙,赛车需要提供无与伦比的操控信心,车手才敢于去放手一搏。

    很明显,HRT车队方面没这个底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德托罕见的不描述调校方案,仅仅提个模糊的“怎么快怎么来”。

    他无疑就是告诉陈向北,这条赛道车队没有标准答案,能开多快全看你自己!

    “明白。”

    陈向北朝泽野弘树点了点头,他从来没有小看过摩纳哥赛道,心里对于难度有非常清晰的认知标准。

    “记得及时反馈。”

    泽野弘树又提醒了一句,车辆信心的来源,在于车手可以做到如臂指使。才能放心大胆的去贴近护墙,做出各种极限压榨赛道空间的激进转向动作。

    任何的转向不足或者转向过度,放在摩纳哥赛道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车队跟陈向北都需要绝对的平衡!

    “我会的。”

    说完这句话后,陈向北就放下了头盔面罩,一脚油门下去13号赛车驶出了车库,来到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主赛道。

    说实话,对于街道赛陈向北并不陌生,不管是早在F3时期跑东望洋赛道,还是在F1时期经历诸如新加坡、巴库这种类型,已经不能算是个绝对的新人菜鸟。

    但是蒙特卡洛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它街道的太纯粹了,世界上只有澳岛的东望洋能够与之媲美。

    因为其他街道类型,或多或少布局经历过现代化改装,留出了一定的缓冲空间。如同新加坡的滨海湾赛道,很多弯角的宽度不下于传统专业赛道,超车什么的要简单容易的多。

    可蒙特卡洛由于历史太过悠久,两边很多建筑已经能称得上“名胜古迹”,压根就没有拆除跟扩建的空间,澳门的东望洋赛道也是如此。

    不过东望洋只跑F3赛事,不管速度还是体积,相比较F1赛车有质的差距。这就好比普通民用车里面五菱宏光MIMI,去跟奔驰S级钻街头巷尾一样。

    宏光MINI能够轻松穿梭,什么旮旯角落都能停车,奔驰S可能在巷子里面连个弯都转不过来。

    另外参加东望洋赛事期间,陈向北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他能借助封路期间实地熟悉赛道,甚至于跑两圈都没有什么问题。

    摩纳哥的蒙特卡洛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港口,陈向北如今也称得上是中国乃至于亚洲最知名的运动员之一,不存在赛前连开辆车逛两圈的场景,就连传统的“走赛道”环节都取消了。

    意味着关于蒙特卡洛赛道的一切,对于陈向北而言都相当于从零开始!

    听着耳边传来的引擎声轰鸣,陈向北把脑海中一切杂念都给摒弃,专注于记住蒙特卡洛赛道的每一个弯角特征,每一处关键地标,乃至于赛道上每一个井盖的位置。

    HRT车队P房里面,水谷翔同样聚精会神的盯着环形屏幕,上面显示着陈向北车载镜头传输回来的画面。

    他正在战术板记录着陈向北的操控数据,包括且不限于档位、油门、刹车跟转向角度,水谷翔非常清楚自家车手对于摩纳哥赛道的陌生。

    熟练度不够,就得靠数据来弥补!

    画面中陈向北的行驶速度并不是很快,相比较他早期飞驰电掣的推进风格,简直能用“乌龟”来形容。

    不过自从车队策略全面转为保守之后,陈向北跟佩雷兹两人,练习赛主攻方向基本上都是长距离测试为主,不再追求排位赛的那种极限PUSH。

    现场粉丝跟车迷们,也基本上清楚了HRT车队练习赛套路,往往要等到二练或者三练期间,陈向北才会试图推两圈速度极限。

    随着时间的退役,很快陈向北第一个完整圈成绩出现在监控屏幕。

    奥德托随口问了一句:“水谷,北技术测试圈速是多少?”

    “1分19秒042。”

    “佩雷兹多少?”

    “1分16秒701。”

    “多少?”

    听着水谷翔的回答,奥德托再次追问了一句,他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陈向北技术测试圈能比佩雷兹慢3秒?

    “北这一圈很慢,看来赛车模拟器跟现实赛道有很大差距。”

    “另外佩雷兹曾在A1方程式以及GP2赛事中跑过摩纳哥赛道,他相对要熟悉的多,这点也在模拟器成绩上面得以体现。”

    水谷翔知道奥德托惊讶什么,干脆给出了解释。

    虽然A1方程式跟GP2赛车,相较于F1差别有点大,但跟没跑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佩雷兹占据很大优势,陈向北技术测试圈慢很正常。

    “太慢了。”

    奥德托摇了摇头,他能接受陈向北偏慢,却不能接受他这么慢。

    不过奥德托的不满也仅限于此,以往这种情况也曾出现过,中国小子往往到最后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发挥,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慢热”。

    第二圈、第三圈的成绩接踵而至,陈向北圈速上面有提升,很快跑进了1分17秒,可是在紧接着的第四圈试图再推进速度的时候,赛车过弯走线出现明显失误,差点撞上边缘的防护墙。

    对此奥德托终于按捺不住,开口询问道:“北,到底什么情况。”

    “赛车调校方案不太适应,还有摩纳哥赛道的感觉与模拟器有很大不同。”

    摩纳哥的常规调校方案,初始设定往往会选用极高下压力设置,悬架方面也会选择极软的弹簧来抗俯仰跟侧倾。

    一方面是摩纳哥赛道路面并不平整,这属于街道赛的通病,软悬挂能更好的吸收颠簸。

    另一方面软悬架能最大限度保持轮胎跟地面的接触,从而增强机械抓地力。

    就如同民用车越野的时候,往往会放掉轮胎一部分气降低胎压,增大接触面积来获取抓地力的原理一样。

    可问题是这样极端的高下压力跟软悬架设定,会导致赛车驾驶非常的推头,也就是俗称的转向不足。

    陈向北习惯于开转向过度的车辆,陡然面对这种风格偏向另一个极端的调校方案,再加上对于赛道弯道的不熟悉,导致他缺乏信心开的很挣扎。

    “OK,进站调校。”

    奥德托听完之后,很平淡的发出进站指令。

    对于车队而言,不怕车手反馈问题,就怕找不到原因。

    练习赛本身就是不断调校设定的过程,陈向北无法适应那就进行更改。

    很快陈向北的13号赛车驶入维修站,梁驰等一众车队技师围了上来,根据赛道反馈进行设定的调校。

    “尾部下压力稍微调低一点,我习惯于失速尾翼带来的滑动。”

    “赛车平衡改为偏向后部,车头灵活这样过弯速度会更快。”

    听到陈向北第二句反馈,泽野弘树当即提醒道。

    “向北君,转向过度在狭窄护墙之间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你确定要这样做吗?”

    摩纳哥赛道任何一支车队调校方案都是略偏转向不足。

    理由很简单,转向不足大多数情况下只损失过弯时间,转向过度极其容易上墙车毁人亡!

    “我确定。”

    “OK,就按你说的做。”

    泽野弘树没有坚持,是否正确都将交由赛道验证。

    “变速箱缩短二三档齿轮形成,优化出弯加速度。”

    “转向比增加,提升弯道转向灵敏度。”

    “扩大轮胎外倾角度,增加机械抓地力。”

    陈向北一条一条的说出调校改动,差不多一年的职业生涯,以及对于赛车工程的学习,让他已经具备了非常老练的调车能力。

    面对如此多的改动项目,车队技师组仅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对赛车设定方案的更改。

    望着一脚油门驶出维修站的陈向北,泽野弘树此时脸上才流露出担忧的神情,开口朝着奥德托说道:“北的调校方案是在适应他自己,而不是适应摩纳哥赛道,我不知道这是否正确。”

    适应自己跟适应赛道,某种程度充斥着矛盾。

    不过绝多大数情况下,车队跟车手都会在其中找寻一个平衡点。唯独摩纳哥赛道跟陈向北的驾驶风格,几乎完全处于对立的两侧。

    陈向北相当于推翻了常规的适应赛道初步调校方案,完全更改为自己熟悉的驾驶风格。

    曾经那些“轻视”摩纳哥赛道的车手,往往都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陈向北能成为那个例外吗?

    说实话,泽野弘树没有太多的信心。

    “相信北。”

    奥德托淡淡甩出这三个字。

    中国小子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以前没有,奥德托相信以后也不会有!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