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强小说 > 穿越小说 >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 第2章 番外2:不知道就是不存在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
    就在印军后撤寻找掩体的时候,负责迂回的战士们已经到了印军的背后。

    看着头也不回的印军,战士们没有客气,直接开始集火。

    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让卡拉姆大吃一惊。

    一旁的印军2排长立刻喊道:“长官,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前后夹击,请求撤退!”

    “所有人不要慌张!”卡拉姆高声喊道:“只有几个敌人而已!”

    安抚完士兵,卡拉姆命令道:“2排长,你带两个班顶住背后的敌人,我亲自带队攻上山头。”

    “只要夺取哨所,敌人就会不战自退!”

    通过枪声,卡拉姆可以判断出来,山头上的中国军队剩下的不多,他打算一鼓作气拿下阵地。

    随后,卡拉姆带领部队分三路对哨所高地展开了强攻。

    面对猛冲的印军,哨所内的战士们子弹、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

    刚刚被卡拉姆调动起来的士气瞬间消失,所有的士兵又开始趴在地上胡乱放枪。

    看着毫无进展的局势,卡拉姆急得直跳脚。

    他怎么也想不到,只有6个人的哨卡他都拿不下来。

    而就在卡拉姆不知怎么办的时候,负责阻击迂回包抄战士的印军被几发破片火箭榴弹给打的四散崩逃。

    原本负责进攻山头的印军就已经被战士们的战斗力给镇住了,现在有人带头逃跑,其余的那些士兵更是一哄而散。

    他们现在最想的事情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在印度,种姓制是一道极其重要社会制度。

    印度人分为四大类,从上到下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不算人的级别,达利特。

    而印度军队就属于刹帝利阶层。

    对于印度底层的首陀罗甚至是不算人的达利特而言,当兵属于一步登天。

    虽然种姓没有改变,也没有可能当什么军官,但是这意味他们获得了刹帝利之力。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不能死。

    一旦死了,本身是刹帝利的还好,如果本身是达利特人,这就意味着你没有被神明保佑,不配接受刹帝利之力。

    之前能当兵是因为你用黑魔法才获得的刹帝利之力,而死亡就是因为黑魔法的反噬。

    因此只要印度士兵死掉,那这个人的老母算是惨了,绝对会被吃绝户。

    运气好,她会被赶去当棒棒鸡,这还能多活几年。

    运气不好,当场就得经历罗摩之怒,也就是被活活干死,甚至死了以后,骨头都会被剔出来卖掉。

    相反,达利特士兵只要不死,不管战争的输赢,不管他是当了逃兵还是当了战俘,都可以保住自己的身份。

    虽然他们始终会被刹帝利歧视,但拥有刹帝利之力的达利特,回到老家怎么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他不用再去干掏粪工,而是可以找一份其他的工作,比如黑帮份子。

    从此以后,他唯一需要小心的,也只是防止别的男人通过强行连接,汲取他的刹帝利之力。

    为了能够逃命,那些印度士兵跑的如同野驴,转眼就消失在了山沟里。

    但是作为刹帝利的卡拉姆,有些肥胖的身体却是不允许他像其他士兵那样奔跑。

    看着追上来的边防战士,以及黑洞洞的枪口,卡拉姆和旁边的服侍他的6个首陀罗士兵乖乖举起了双手。

    清点战场,此战哨兵班以零伤亡为代价,毙敌9名,俘虏7名,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

    不过对于这些俘虏的安排,上级很是头疼。

    最终为了大局考虑,在对俘虏进行批评教育后,边防战士便将他们赶回了印度。

    同时上级还对印度政府发出照会,表示中印边境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双方应该坐下来以谈判解决。

    而对于中国的善意,尼赫鲁却是丝毫没有接受的意思。

    “谈什么判?什么历史遗留问题?这个地区就一直没有受到过任何势力的管辖!”

    话音刚落,尼赫鲁就意识到了不太对,咳嗽两声后,又补充道:

    “据我所知,在英国统治时期,这个地区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任何的前哨据点,中国是1597年才进入的这个地区。”

    尼赫鲁想起了1958年失踪的那支巡逻队。

    既然1598年的时候印军就被发现了,那就算中国先来一步好了,不过他们只能先来一年,不能再多了。

    至于真正的历史和人文,尼赫鲁选择了无视。

    在中印传统习惯线上有一条横穿两国的小河,活不桑河。

    活不桑翻译过来是洗净的意思。

    按照传统,印度人不吃牛,而藏省的百姓不吃马。

    但是自古以来,印度人到活不桑河以北的时候,只要喝三口活不桑河水,便可以吃牛肉;藏民去印度,只要喝三口活不桑河水,也可以吃马肉。

    这在中印双方的史料中都有记载。

    不过会议室内的其他人,同样无视了历史事实。

    梅农在一旁一脸自信道:“这次空喀山口的战斗,双方可以说是打成了平手,但是其实是我们取得了胜利。”

    “连我们的俘虏都不敢关押,这表明他们不敢与我军直接对抗。”

    “不错。”尼赫鲁点头道:“这是我们的机会。”

    “接下来要大力推动全面前进政策!”

    在尼赫鲁的自信推行下,等到1962年,印军的入侵据点和中国的边防哨所,在边界线上已经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对峙状态。

    对于中国可能的反击,印军其实也有所准备,他们在前线修了很多的地堡。

    印军高层深入研究过中国的近代战争历史。

    早抗战时期,鬼子便修建了大量的碉堡,这使得八路军非常难受。

    到了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果军和美军没有修碉堡,这才导致他们战败,美军开始修建地堡以后,朝鲜战争便僵持住了。

    碉堡就是胜利的关键!

    印度国防部的这一推断,让印军集体高潮。

    他们在占据地理优势的工事内想象着自己的勇武。

    如果中国从这个地方进军,他们可以用长枪短炮挨个点名。

    至于美国在对朝鲜战争的各种报告中说到的穿插迂回,印军表示自己听都没听过。

    既然是没听过,那就肯定不存在。

    因为自己占据的超级优势,再加上美苏两国的鼎力支持,尼赫鲁觉得中国现在完全可以说是任由印度捏扁搓圆了。

    因此他直接对中国提出了大量的要求。

    除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外,印度还要将整个XZ划归他们。

    而且XJ地区要重新谈判,除此之外,印度还要驻兵四川,陕西中国也不能设防。

    最后,又要求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设为缓冲区,印度要派观察员入驻。

    尼赫鲁直言,如果不同意印度的条件,他们就会出兵打到中国同意。

    看着印度递交过来的要求,中央的所有人都懵了。

    这么多年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要求,就是慈禧来了都不敢签呐。

    想了十天十夜,首长也没想明白,印度这是什么脑回路。

    这是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最终,中央得出结论,印度应该是吃咖喱吃多了,脑子坏掉了。

    对于印度提出的无理要求,中央自然是直接无视。

    跟一个傻币争论,只会丢人现眼。

    然而对于中国的无视,尼赫鲁觉得这是怕了。

    再加上印度此时正值改革的关键时期,尼赫鲁需要一场大胜来压制国内的反对派,于是立刻公开声称要使用军事力量。

    印度国防部长梅农更是声称要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此时的在印度国内,普遍认为一个印度兵能打6个中国士兵,甚至可能随便开两枪,中军就会溃逃。

    眼看印度这么跳,美苏又因为古巴导弹危险陷入正面交锋,在加上这么多年印度一直得寸进尺。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个标题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印军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也没有察觉到任何的异样,依旧在边界上全面推进。

    甚至为了方便统一指挥,印度还在10月5号成立了一个新的军团,第4军,下辖第2师、第4师两个步兵师。

    这个第4师是印度的王牌部队,更是尼赫鲁的嫡系军队。

    见印度对于我国的明确警告置之不理,中央内心也有些沉重。

    原因很简单,印度与苏俄关系很好,又有美国的鼎力支持。

    而且印军的这一番号,也让人心情犯嘀咕。

    从民国时期开始,4这个番号就是精锐的代名词。

    北伐时期的第4军、井冈山时期的红军第4军、南方八省游击队联合的新4军,那都是响当当的战斗力。

    单从这个番号上来看,印度就是来者不善。

    综合已经知道的情报,参谋部预判,印军的战斗力应该跟果党的精锐军差不多。

    果党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可是一点都不弱,新1军在缅甸是把鬼子精锐18师团都能打的满地找牙。

    因此中央决定拿出解放战争中打果党181旅和11师的劲头来。

    准备打大仗、硬仗、恶仗,实在不行还要打第二仗、第三仗。

    为此,中央甚至组建了一个超豪华参谋天团,准备为对印作战出谋划策。

    老帅们也是多年没打仗,手痒的很,很快便为即将发生的战斗进行了全方位设想,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迅速出炉。

    东线和西线也分别组建了前敌指挥部,同时西北各军区开始抽调主力,为可能发生的大决战做准备。

    西线方面,新组建的山地师进入了阿克赛钦地区。

    为了方便战斗,除了山地师以外,西线参与战斗的各步兵团,紧急加装了部分100毫米迫击炮。

    一开始大家还不愿意,觉得100毫米迫击炮威力有点小,还是120毫米迫击炮够劲。

    可等进了山,炮兵立刻竖起了大拇指。

    尤其是山地师的炮兵部队,嘴都合不拢了。

    “要不还得说首长呢,这个装备敏感度远超常人。”

    “谁说不是呢,在ALD区的时候,我还觉得这炮有点小,劲不足,可进了阿克赛钦,我算是服了。”

    “这个100毫米炮,怕是最适合山地作战的重迫击炮了。”

    之前的时候,海拔稍微低一些,还有公路,120毫米迫击炮的运输不受影响。

    但是等进山以后,所有物资都只能靠人背。

    如果继续装备那些120毫米迫击炮,炮兵根本就跟不上部队的行军速度。

    战士们光是身上的皮靴、皮帽、皮手套、皮大衣这四件套,就已经很重了,再加上枪支弹药、粮食和水,基本上达到了单兵携带极限。

    如果是120毫米的迫击炮,步兵根本不可能帮忙运输弹药。

    可换成8公斤的100毫米的炮弹,强壮的步兵基本都能额外携带1发。

    这对炮兵部队的火力来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只可惜,时间太短,就咱们一个山地师,真跟阿三打起来,不知道能不能占到便宜。”

    按照上级的预判,印军的战斗力可能跟果军精锐兵团差不多。

    再加上印军占据有利地形,还有更短的补给线,能打成什么样,战士们现在也没底。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打再说。”

    而除了山地师以外,西线的各步兵团也感受到了100毫米迫击炮的好处。

    100毫米迫击炮总重75公斤,拆成炮管、支架、底板后,三个人扛着可以轻松跟上大部队。

    而100毫米的炮弹,高原本地的运输队员,一个人就可以背4发,还能捎带脚再背4发60毫米炮弹。

    因此各团果断向上级报告,120毫米迫击炮直接扔在了CN县,后勤紧急抽掉了一批100毫米迫击炮和弹药入藏。

    每个步兵团都配备了直属一个100毫米迫击炮连,下辖6门100毫米迫击炮。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