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强小说 > 穿越小说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七十二章 疏要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
    胡濙却是关心另一点:“还要在书上写药材的炮制方法?”

    潘筠:“当然,药方都给了,自然要写明炮制法子,一种药,生和熟药效截然相反,不写清楚,岂不误人性命?”

    几人深以为然。

    周王就为难起来:“如此工程量就太大了,只靠周王府恐怕写不出来。”

    他脸色薄红,但还是小声道:“现在周王府不比以前,府里的大夫不多了。”

    这其实不是现任周王的锅,而是前周王的。

    前周王虽然也继续经营着父王留下的医药局,却更醉心戏剧,所以先周王时聚集而来的医者很多都散了。

    等周王继位接手,府里的药材生意回缩,大夫也散了大半,这几年因为周王要学祖父醉心医学,医学相关的人材才聚拢过来。

    妙和立即举手,兴奋的道:“我我我,我来帮你。”

    陶岩柏在一旁也激动,眼睛晶亮,却没动。

    妙和看了他一眼,抓着他的手举起来:“还有我师兄!”

    胡源洁看看俩人,又看了一眼周王,忽然抚掌笑道:“好主意啊,道医有一点是民间大夫远比不上的。”

    妙和好奇的问:“是什么?”

    “药丸,”胡源洁道:“各种药丸,做得最好的就是道医,若能将各种药丸的药效和制作方法也记录在此书中,普通民众也能制药丸以备不时之需。”

    妙和想了想后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但只适合一些常见药丸,比如消食丸,健胃顺胃的;止泻丸,止泻回阳的。”

    陶岩柏:“除了药丸,我们道家的药酒也比民间的常见方子好,治疗跌打损伤、温补气血、强健筋骨是一流,只不过……”

    胡源洁见他不说了,催促道:“不过什么?”

    陶岩柏挠了挠脑袋,看了潘筠一眼后道:“只不过一些药材的炮制需要很小心,若炮制不到位,很有可能益酒变毒酒。”

    潘筠:“那就把风险大的药酒去除。”

    胡源洁见潘筠也不反对给出药方,大喜,立即道:“我这里也有几张治疗疾病的秘方,都是经过验证的,我本想放在我的《卫生易简方》里,既然周王府要编撰新的千金方,那我便将方子献出。”

    潘筠立即抬手道:“哎,这边记了,你那边也能写嘛,虽然知识有重复,但重复才能让人记忆深刻呀。”

    周王也被他们鼓动得心潮澎湃起来,撸起袖子道:“那我们来定新的大纲。”

    几人当即聊到日落,直到宫殿里的灯亮起,他们这才发现时间不早了。

    周王有些慌:“宫门要落锁了吧?我,我们是不是出不去了?”

    潘筠道:“钦天监跟内宫分开的,这是前庭,怕甚?”

    她道:“监里有住的地方,只是有些简陋,妙真,让人收拾出两张床来,世子今晚就和岩柏一起住吧。”

    周王张了张嘴巴:“可,可我们明天就要回家了,不出宫,明日怎么来得及?”

    潘筠低头看了一眼刚有个雏形的大纲,她扭头建议道:“要不,你留在京城吧?”

    周王张大了嘴巴。

    第二天,潘筠就去见了皇帝。

    当天,皇帝就亲自挽留周王,并让他做太医院顾问,命他重修先周王留下的《救荒本草》,以及编撰新的《普济方》。

    周王父子留在了京城。

    这让正要离开的藩王们侧目,不由揣测道:“是真修书,还是假借修书之名?陛下后宫的杭妃已有孕,就快要生产了吧?”

    “就算后妃一时无孕又有什么要紧?皇帝此时还年轻呢。”

    将皇帝有可能过嗣的猜想按下,诸多怀疑都不能查证,再想也是枉然。

    潘筠把妙和和陶岩柏也塞进了太医院,让他们去帮周王修书,顺便和太医院里的太医们学习。

    “除了学习医术,你们还可以学一学他们处理药材,还可以了解一下太医院的医学堂。”

    妙和和陶岩柏对视一眼,欢快的应下。

    “小师叔,我们将来是不是也能像你一般在太医院有所作为?”

    潘筠:“以你们的天赋和努力,包的!”

    妙和和陶岩柏欢快的跑了。

    钦天监和太医院都在宫里,虽然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但还是比在宫外方便。

    每天一早,妙和和陶岩柏去太医院,妙真就在钦天监里修道学习,潘筠也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紧紧地。

    夜里点灯对视力不好,所以她就天黑后修炼两个时辰后再睡。

    白天的时候,她则沉溺于工作。

    一半的时间在照着灵境里的资料抄写图纸,一半时间则是去工部。

    五天之后,潘筠就用一个大盒子装了满满的一沓纸去工部。

    除胡澄外,于谦、陈循和胡濙也被她找了过来,五人开了一个碰头会。

    潘筠打开盒子,拿出一份份装订好的图纸摊开,又将她的计划书交给他们看。

    计划书只有她手写的一份,于谦先看,他越看,脸上的神色越生动。

    几人很久没在他脸上看到这么生动的表情了,忍不住凑过去看。

    一看就挪不开视线了。

    潘筠等他们看完计划书,缓了一会儿才点着胡濙、陈循和胡澄道:“人才,钱和施行,三者缺一不可。”

    陈循眼睛晶亮,脑子里蹦出了很多想法。

    于谦惊疑不定:“你此书上写的东西真的有所述的功能吗?”

    潘筠:“自然。”

    于谦蹙眉:“铁路,火车,以石脂水为动力牵引的火车可载数十吨,光这一条,你知道天下要巨变吗?”

    潘筠按着桌子,身子微微前倾,盯着他问道:“改革,不就是要天下巨变吗?”

    陈循很相信潘筠,毕竟她都能飞了,这世上还有什么不可能?

    他只是一味的惋惜:“你怎么不早点拿出来?早知有这么多赚钱的法子,于阁老何至于上书清丈土地,你不知道,现在弹劾于阁老的折子都快堆满陛下的案头了。”

    潘筠不在意道:“清丈土地若能施行,也是利大于弊,既然开始了,就继续走下去呗。”
最新网址:www.xinbqg.info